阿兰·塞尔——幼儿园教学15年,创作上百本童书,他用艺术家的口吻与孩子交流
她用玫瑰色的眼睛打量“水泥森林”

朱成梁——用图画书展开一场视觉的“寻乡”之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


文 | 王欣婷

图 | 朱成梁 网络


2009年,图画书《团圆》获得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直到获奖通知的电话打来,《团圆》的画者朱成梁还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奖,甚至因为是陌生来电,而几次没有接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天上掉下一个大大的馅饼。





余丽琼文,朱成梁绘的图画书《团圆》现已经在全世界出版八个版本,被六个国家引进。我们常讨论中国童书的原创和中国童书走向世界的舞台,《团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故事和画面共同讲述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故事:常年在外务工的父亲过年回家与女儿和妻子团聚,度过幸福又短暂的几天后不得不匆匆离去。可这也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愿意去了解,也能为之所动的故事。




《团圆》内文


采访朱成梁前我有些紧张。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期间,我和同事与朱成梁一起吃了个简餐,之后又一起和另一位图画书作者黑眯看了莫兰迪的画展。我记得朱成梁是个话不多的人。后来邀请朱成梁采访的时候,他又回复“我能讲的不多”。



不过采访过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有些多余。朱成梁毫不吝啬地与我分享了许多,特别是说到他在意的事 ,他会讲述得特别细,比如《老房子》这套书,又比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在作品里,只要有机会,朱成梁就会融入民间艺术的语言、色彩和形象。







朱成梁的作品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像《团圆》、《打灯笼》、《一闪一闪的兔子灯》等图画书用水粉绘画,用大色块构图,充满中国传统元素。但朱成梁并非一尘不变的画者,“我用一种方法画多了,就想换一换”,“我经常会变,一会儿用水粉,一会用水彩,一会儿用丙烯,一会儿用彩色铅笔,都画过”朱成梁说。


朱成梁已经七十岁了,依然步履矫健,背着大书包、大相机满世界行走,每年创作图画书。跟朱成梁两次接触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温和、谦逊和真诚。




朱成梁生活照


关于《团圆》


“当我看完《团圆》的文学脚本后,首先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感情戏,想到这个作品的外景地应该是江南水乡。”




朱成梁工作照


爱阅公益:《团圆》获得2009年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首奖。从提交作品到得知获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您是自己提交的作品吗?


朱成梁:我在获奖之前一点都不晓得。2009年我已经退休了,对这个奖一点都不了解。是信谊(作者注:信谊为《团圆》的出品公司)他们递送的。我记得是在2009年的一天下午,一个陌生的香港电话两次打来,都被我挂了。因为当时香港的电话很乱。第二天,我第三次接了这个电话,对方讲到了《团圆》,讲到了丰子恺奖的评选。这时我才晓得原来有个丰子恺图画书奖,我获奖了,要到香港去领奖。后来,《东方娃娃》的周翔也跟我说了获奖的情况。之后,我们一起去香港参加颁奖典礼。


爱阅公益:这算是你第一次获得比较大的奖吗?


朱成梁:算是吧。在这之前《一闪一闪的兔子灯》获得过联合国亚洲文化中心“野间”佳作奖。那是1984年的事情。 


《一闪一闪兔子灯》这本书是江苏少儿出版的。因为要去参加评奖,我想重画一下。我把之前书里的南京风情改成了苏州风情,用苏州的小桥流水作为背景,这样使画面更有特点一些。

 

爱阅公益: 您是哪一年开始创作《团圆》的?

 

朱成梁:大概2006年就有文本了。2006到2007年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做这个事情,也是断断续续的,并非全部时间都放在上面。

 

爱阅公益:当时为什么会找到您去画这个故事?


朱成梁:是信谊在南京的分公司编辑来找我的。作者余丽琼,我之前也认识,当时她是《东方娃娃》杂志的编辑,我也经常给《东方娃娃》画稿子。


我在九十年代曾经给信谊画过图画书,叫做《争鹿》。那时候信谊在南京没有设分部,是台湾的编辑来找我的。因为比较熟悉,同时我在绘画方面有一些经验,于是《团圆》就交到了我的手上。


爱阅公益:看了余丽琼老师的文字稿以后,您是怎么开始创作的?


朱成梁:当我看完《团圆》的文学脚本后,首先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感情戏,想到这个作品的外景地应该是江南水乡。水乡的委婉柔美特别适合作感情戏的背景。我从小生活在水乡苏州,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非常入画。二十年前,我曾为编辑《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一书跑遍了江南水乡的所有古镇,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资料,用作《团圆》的外景资料绰绰有余。



其中以浙江北部紧邻江苏的南浔镇最有特色。又以镇上的百间楼最为精彩。廊屋沿河而筑,骑楼样式,形成晴雨两用的商业街。街的沿河一侧有带美人靠的长椅,行人累了可坐下小憩一会,可与老板聊聊天、谈谈生意,非常惬意。屋与屋之间有拱门相隔,在长廊里远远望去,数不清的拱门层层迭迭,美不胜收,富有韵味和节奏感。在屋顶有防火的马头墙,给古镇的天际平添了许多优美的曲线。我想《团圆》的外景地不会有比这里更好的了。 

 

其实一开始余丽琼写的《团圆》是北方过年吃饺子,但我确实对北方生活很不熟悉,所以还是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江南水乡这一带。


爱阅公益:这次的创作都是您熟悉的事物。


朱成梁:因为有《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我有很多资料可用,画起来很顺手。唯一的问题是室内家具。故事中有一些在家中的情节,这些是需要环境的。为此我做了一些采风,比如说到我以前插队的太仓,那里有个民俗博物馆,他们收集了好多老的家具、生活用品等等。我在那里看到了一些比较老的衣橱、床、梳妆台等等,有些像是民国时期的。


《团圆》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小镇跟大城市不一样,跟农村也不一样,它有一些特定的器具,比如说这些橱柜应该是前辈传下来的。小镇不像农村,家具可以很朴素、简单。小镇跟城市里也有区别。所以我觉得把民俗博物馆里看到的这些家具画到书里挺合适的,可以体现一个镇上居民家庭的环境。





朱成梁生活照


爱阅公益:您曾说过创作图画书就像导演电影,《团圆》这本书您是怎么导演的?


朱成梁: 我也有一些画图画书的经验了。主要是根据故事情节,先设计出分镜头。设计分镜头的过程中也会跟出版社有很多沟通和交流,去思考如何把画面呈现得更加完美。


很多场景和内容是需要画家去填充的,有时候文本的一句话,我要用一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它变得丰富起来,不能也一笔带过。比方说这个地方有房子、有船,还有人,他们都要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画面里。


爱阅公益:构思和设计的时间是不是比实际画的时间还要长?


朱成梁:应该是的。我们先完成一个简单的分镜头草图,出版社大致认可后,我再进一步细化,画成铅笔稿,这是我可以拿它去画正稿的,叫做线稿。线稿出来以后还会有变化。


比如说在《团圆》里,爸爸回到家后有这么一个场景:爸爸坐下来,妈妈在试衣服,爸爸喝咖啡,吃巧克力。这个画面我刚开始画的是毛毛在爸爸的怀里,但后来发现不对,因为爸爸跟毛毛好长时间没见了,毛毛可能一时间接受不了,而且爸爸还胡子拉碴的,她觉得最可靠的还是在妈妈身边。所以后来我把她画到了妈妈的身边,这样我觉得比较合理。


爱阅公益:《团圆》讲的是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与女儿和妻子一起过年的故事。能聊一聊您在创作的时候,是如何思考运用绘画语言去烘托过年的氛围和父女之间情感的变化吗?


朱成梁:因为背景是过年、团圆,暖色调是这本书的基本色调。我以前学的是油画,这些表现方法都了解。




《团圆》内文


我觉得画面里的细节很重要,拿《团圆》里的第一幅正文跨页-“爸爸回来了”作为例子,画面中心,爸爸拉着一只红色旅行箱,上面贴了些小标签,说明他跑过不少码头 。妈妈用双手提着旅行包,有一定的重量,身体微微向后仰。在自家院子里等待多时的毛毛听到动静,匆匆跑到门口,探身望去,爸爸已到门前。但毛毛没有直接向爸爸扑去。多时不见爸爸了,怪陌生的。表现了毛毛想见爸爸又有些害怕的矛盾心理。  


我刚才提到的“爸爸回来了”一幕也是书中的一个重要情景。暖色调让整个画面充满家庭的温暖感。红色旅行箱打开了,给全家带来了欢乐。这个画面和“爸爸要走了”里箱子将关上了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画面左上角的日历上可以看出今天是年初四,从除夕算起连头带尾才五天,实实在在的只有三天。爸爸的假期太短了。跟爸爸已经热络起来的毛毛还有很多好玩的事要和爸爸一起做,还有好多心里的话要对爸爸讲。

此刻,她倚在门框边,一脚跨在门框内,一脚跨在门框外,下意识地想挡住爸爸的去路。一边机械地吮着平时最喜欢的棒棒糖——但此刻索然无味,一边看着爸爸把左脚的鞋带系好又开始系右脚的鞋带。


画面中心的妈妈背过身去默默地擦拭着眼泪,无奈地合上给全家带来欢乐的大红箱子。在整个画面中只见到爸爸的侧脸,妈妈和毛毛的脸都转向里侧,我觉得这样处理更能传达出离别时的惆怅情绪。


爱阅公益:您的画面真的做了很多细致的思考。《团圆》是用什么媒介画的?


朱成梁:用水粉画的。


爱阅公益:为什么选择用水粉?


朱成梁:好像是编辑让我用水粉画的,水粉画有较强的表现力。


爱阅公益:《团圆》的画面主要以大色块为主,不是用线条的勾勒。


朱成梁:对,因为《团圆》里的这种表现方法就是用色彩来塑造形象的,所以跟用勾线是不一样的。


爱阅公益:但是在色彩下面是有线条的草稿的?


朱成梁:是的。我画《团圆》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用铅笔把线稿画在一张白纸上,完成后把它拷贝到画水粉的纸上,这样就可以开始正式画了。用水粉画画纸容易皱,一定要把纸服服帖帖地裱在画板上。先把纸打潮,然后四边用水胶带粘住,等纸干了以后就会绷紧,这时候再用水粉画就不怕皱了。画完以后再用刀切下来。


爱阅公益:《团圆》里图画的呈现使用了全幅画面和圆角方形小插画的形式,这样的设计是基于什么考虑?


朱成梁:如果画面都是满满的,看起来会觉得很闷,也容易显得乱。在翻阅的时候会缺少节奏感。有了这种画面大小的变化,有跨页的,有单页的,这样视觉上就比较舒服,有变化,有节奏。

 

关于《打灯笼》


“观察生活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发现好的形象及时记录,如果当时没有相机,我就回家赶紧画在本子上。”


爱阅公益:您的作品《打灯笼》也入选了2017年度爱阅童书100的书单。这本书讲得是陕西关中的民俗打灯笼。能聊一聊这本书的创作吗?






朱成梁:这本书是蒲蒲兰出版的,他们当时找到我来画。我看了故事后,觉得这个文本有画面感,但是我对陕西关中很不熟悉,不了解那里的生活,就提出来要去看看当地的环境。作者还告诉我,她画的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不是近两年的事情。故事里的服装、道具、建筑等等都是那个时候的。





《打灯笼》内文


我们去采风的地方是陕西咸阳的武功县,作者王亚鸽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到了那儿我很失望,当时的环境都没有了,现在乡村里全是新的建筑了。孩子们的服装、形象都可以搜集到,我以前也有积累,主要是当时的环境现在都没有了。看起来很糟糕,墙上贴的瓷砖马赛克,配上不锈钢的栏杆,不伦不类,很不好看。如果画出来这样画面,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后来我就提出来要寻找以前的老房子。王亚鸽的父亲决定带着我们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找到了一些。比如挂着玉米的墙,带土炕的房子等等。在北方,过年时,大雪覆盖。画面上的背景、地面、屋顶全是雪,我只要把墙面画好就没有问题了。




《打灯笼》内文


除此之外,当地门窗上面挂的东西,怎么烧炕的,元宵节打灯笼,游行的队伍等等都要很具体地记录下来。


回来以后趁热打铁,我马上画出了小草图和分镜头。接下来画出的线稿给作者和编辑看,都认可了。


爱阅公益:画《打灯笼》的时候会有顾虑吗?《团圆》画的是您很熟悉的江南水乡,而北方离您的生活比较远。


朱成梁:其实这些都是靠平时积累,小孩的个性都差不多,最多服装有差别,玩的东西可能有些差别。


比如说《打灯笼》里面的那个叫招娣的小女孩的发型,是一个独辫子,刘海朝两边分开。这个发型不是我到北方采风才看到的,而是从生活中来的。 我有一次到柬埔寨去,回国进关的时候,看到一对中国的姐弟排在我前面。我看到那个小女孩的刘海不是齐的,一半一半分开,稍微有点乱。我当时就用手机记录下来。后来用在招娣身上。




《打灯笼》内文


书里四五个小孩每个都需要不一样的造型,包括发型、脸型、服装、鞋帽都要不一样。这些造型来自于我平时的生活积累。观察生活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发现好的形象及时记录,如果当时没有相机,我就回家赶紧画在本子上。

 

关于童年和江苏少儿出版社


“张艺谋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带着《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这本书找景。”




朱成梁生活照



爱阅公益:您从小就喜欢画画对吗?


朱成梁:对的。我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可能是天性吧。


爱阅公益:小时候一般用什么画画?


朱成梁:那时候纸张比较贵,我们家里因为收入也不多,我父亲想了个办法,买了一块黑板, 大概就是两个A3纸那么大吧,这样我在黑板上就能画了擦,擦了画,比较经济实惠一点。


大一点后,上小学时学校里有美术课,但其实美术老师也不教什么,他让我们今天画什么,我们就画些什么。


到了初中,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美术老师。我还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经常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有时候学校也会有些社会活动,比如说画学雷锋的图,画黑板报等等。


因为我经常画的关系吧,造型能力比较强。比如说学生们去农村里劳动,回来后我就能在黑板报上把同学们劳动的场面画出来。


爱阅公益:后来您在197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后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做的是书籍装帧工作?


朱成梁:对的,当时去出版社是很好的工作。但出版社不可能让你去画油画,出版社要根据需要安排工作。那么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设计封面,那时还不叫书籍装帧。我对封面设计也很有兴趣,努力去做好。




朱成梁工作照


这个工作做了大概有七八年。后来我去了年画编辑室做编辑,就不做书籍设计了,但偶尔也会有人来找我设计。当编辑要组织稿件。我们有一个作者群,每年制定一个选题计划,然后把任务分配给他们。


爱阅公益: 您之前提到的那套书《老房子》,是您当编辑的时候策划的吗?


朱成梁:是的。那时候我家在苏州,八十年代老房子拆得很厉害。传统民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环境。把那些民居全部拆掉,苏州古城也就没有了,只剩下几个园林,哪里去寻找老家、寻找乡愁呢?只有写成文字的历史,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历史环境只能令人失望。难怪苏州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知道我们是没有办法阻止这种大潮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快把它们影像留存下来。 如何留存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拍照、出书。苏州这边拆,其他地方肯定也都会拆。所以我就制定了《老房子》这个选题。


后来国家新闻出版署把《老房子》这个选题列入第八个五年计划。这套书其实不太好完成,内容不是名胜古迹,而是老百姓的房子。要完成这本书,就需要有人去拍照。别人说:“这个有什么拍头啊?房子都拆光了。”所以我想这第一本书要由我自己去做。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本,后面就好办了。这本书就是《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


于是我就买了照相机,社里提供胶卷。经过二年多的拍摄第一本书就出版了。几年以后,紧接着是皖南民居,安徽那里的民居也很有特色。这两本书出来一下子打响了,销路非常好。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套书就有一定规模了,中国主要有特色民居的地方都覆盖了,比如江南、皖南、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山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北京等。


好多在国外画画的人都买了这套书,这是很好的资料。张艺谋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带着《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这本书找景。所以说当时这套书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引领了一个老字号的潮流。世纪末大家都要怀旧,后来还出版了《老照片》、《老古董》、《老城市》等等。



爱阅公益:现在《老房子》还能买到吗?


朱成梁: 现在没有了,已经不印了。

 

关于创作图画书


“我有机会就会把民间艺术的语言、色彩、形象用到我的创作中去。”





朱成梁工作照



爱阅公益: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图画书的?


朱成梁:我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始画了。第一本是《两兄弟》,是个民间故事,后来就断断续续一直在画,比如《一闪一闪兔子灯》、《一条红鲤鱼》、《小猢狲找人人参》等。严格地说是彩色连环画。


在南京画少儿插画的人很多。这里有很好的氛围。江苏少儿出版社那时候有个期刊,叫《江苏少儿》,实际上就是用图画来就是给小朋友讲故事。杂志的主编是薛雪,我们叫他老薛。他对绘画的风格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你能创新,他都欢迎。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愿意为他的杂志画画。有些后来变成名画家了,也就不画了。但整体来说,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画插画、图画书。


爱阅公益:您也画过连环画是吗?跟画图画书有什么不同?


朱成梁:对的,也画过。连环画很长,一本可能要画一百多幅。画起来很累人,我画过三四本吧,后来就不画了。


我想还是画图画书好玩一点,又是彩色的,因为我是学油画的,对色彩比较有兴趣。


在没有电视剧没之前,连环画实际上就是电视剧,因为老百姓需要读故事,通俗易懂的。后来一旦有了电视机、电视剧以后,一夜间连环画没有了销路,就消亡了。现在出版一些是为了收藏。


爱阅公益:图画书里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有很多种,比如互补的,分别叙事的,甚至完全相反的。你一般如何去思考图文关系?


朱成梁:我的作品一般都是互补的,图画要把文字里没有的东西,像拍电影一样营造出来。比如故事里写,“这个房间里住了两个人。”那这两个人具体是什么形象,家里是什么样子的,都需要画家去具体化。


爱阅公益: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都跟作者没有太多交流吗?


朱成梁:嗯,对,一般跟作者没什么交流,跟编辑沟通的比较多。除非我有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需要确认,比如《爷爷的打火匣》这本书,我不知道打火匣是什么样子的,我从来没见过,到民俗博物馆也没看到,所以我就要去问徐鲁老师打火匣什么样子的。后来电话里他告诉我,打火匣是一个木头的盒子,方一点,不大,有点像一种铅笔盒,上面有个板可以抽出来。 我知道了后就按照这个感觉画了一个草稿,他看了后说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爱阅公益:找您画图画书的出版社应该很多吧?您会控制每年画的数量吗?


朱成梁:我现在画得不多了,大概一年画一本。之后再老了可能画不动了,一本都画不动了。


我对文本也比较挑剔,我喜欢有童趣的文本,同时故事需要有很好的画面感,因为图画书就是靠画面来表达的。文本如果没画面,比如光两个人在对话,那对我来说就没多大意思。好的故事会让我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爱阅公益:除了画图画书,会把精力投在别的事情上吗?


朱成梁:其他的就是玩,出去拍照。我经常出去玩,南京也有朋友们经常开车在国内跑,然后一年我大概会去国外两次。我也没什么钱,也不会去买大房子,那我就多出去玩玩吧,这比较有意思,到处走走,去看看博物馆。


爱阅公益:去年您去了哪些地方?


朱成梁:去年去了西班牙,意大利,还有加拿大。加拿大我很喜欢,风景非常好。




朱成梁生活照


爱阅公益:您创作的主题常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中国的新年。您在选择图画书故事的时候,会比较倾向于这类主题吗?


朱成梁:对,因为我比较喜欢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我觉得它们是国宝。虽然它们不是宫廷里面那种高级的古董,只是老百姓做的泥玩具、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木板画等等,但它们天真、生动、可爱、富于童趣。这些东西是经过很多年流传下来的。 我觉得它们非常有意思,非常宝贵。这些东西有很多本来就是给小朋友玩的,比如说民间玩具。可惜有很多失传了。

 

我有机会就会把民间艺术的语言、色彩、形象用到我的创作中去。在创作《两兄弟》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用了,包括后来的《一闪一闪的兔子灯》、《争鹿》都有泥玩具的感觉。在《地球的一天》这本书里,八个国家八个画家分别画各个时区里,孩子们在元旦做些什么。我画中国孩子,也采用了泥玩具的表现手法。




《一闪一闪的兔子灯》内文


在我的新书《别让太阳掉下来》里,我用的是民间玩具和民间漆器的表现方式。我觉得用这种语言来画,有中国特点,有中国味道。我想有必要把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通过图画书给孩子们带来民间艺术的素养。





爱阅公益:您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跟小时候自己玩的东西有关吗?


朱成梁:这个倒不是小时候的原因。我到出版社以后,有幸和柯明老师同一个办公室,他创办一个期刊,叫《民间美术》,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刊物。因为跟他一个办公室,耳濡目染,我慢慢也喜欢上民间美术。后来也会收集一些民间玩具、民间剪纸、民间刺绣等等。


可惜这个期刊当时不受重视,后来据说因为不赚钱,就被砍掉了。这个期刊实际上是很有意义的。现在不是说要记住乡愁吗?拿什么来记住乡愁,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品就是很好的实实在在的遗存。


爱阅公益:您的新书《别让太阳掉下来》特别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能聊一聊这本书的创作吗?《别让太阳掉下来》里这种漆器的感觉的运用,是您因看了文本后的启发,还是本身就一直想在图画书里加入漆器的感觉?




《别让太阳掉下来》内文


朱成梁:当我接到青年作家郭振媛的《别让太阳掉下来》的文本时,我就心里一亮,好机会来了!我可以把一些民间艺术的形象、色彩和语言借用到这本图画书里去了。当小动物们的造型、色彩完成后,正为如何处理背景色发愁时,我朋友家的传统漆器让我大受启发。传统漆器的主要用色是红、黑、金,用在《别让太阳掉下来》里太好看了,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本书的效果。




《别让太阳掉下来》内文


在板式的设计上也下一些功夫。比如说这个慢慢掉下来的太阳放在多个形状里--圆形、方形、还有半圆形,这些形状都是漆器的基本形状。


有了这些元素《别让太阳掉下来》就有了漆器的感觉。


爱阅公益:您的绘画有一定的个人风格,比如中国的元素,比如大色块的运用等。但并非您的每个作品都很相像,比如《火焰》用的水彩,《老糖夫妇去旅行》用的铅笔,您是如何去选择用什么方式作画?





朱成梁:我很多时候一看文本就晓得应该用什么材料,什么技法来画。比如说《火焰》是加拿大作家西顿的故事,我画这个作品的时候削弱了地域性,把很多不同地方的景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个故事很有动感,我把它定位为动作片,觉得用水彩画比较有表现力。




《火焰》内文


《老糖夫妇去旅行》我画得比较夸张,有点像漫画。这本书故事内容比较轻松、荒诞,我觉得用彩色铅笔可以画出这种轻松的感觉。





《老糖夫妇去旅行》内文


我用一种方法画多了,就想换一换。


爱阅公益:近些年图画书在国内发展迅猛,您觉得这些年来您的创作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吗?


朱成梁:对我没什么影响,反正挑我喜欢的文本来画。好处是看到一个多元化风格的图画书市场,可以看到许多好作品。很多年轻人很有活力,对我来说也是个学习的机会。现在画得好的人很多,院校里面也有这个专业,还有好多年轻人到国外去留学,他们会学到很多好的技巧和理念。